为精准锚定行业人才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范式,2025年3月17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娟娟率各系管理干部组成调研组,赴西安开展"核心雇主扫描"专项行动。调研组深度走访通信行业龙头企业西安长河通讯、陕西瑞达沣通信技术公司,通过解剖式调研破解产教融合密码,为通信类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

【需求把脉:解码通信行业人才密码】
在西安长河通讯的智慧展厅内,调研组透过企业20余年发展历程,洞见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轨迹。这家与华为、中兴建立战略合作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场抛出行业三大痛点:高峰期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40%、毕业生实操能力与岗位需求存在3-6个月适应期、设备调试能力薄弱导致岗前培训成本增加30%。"建议将TEMS无线网络测试系统、PRTG网络监控平台等工具嵌入教学环节",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指出,"通过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可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方案共创:绘制产教融合路线图】
当日下午,调研组走进陕西瑞达沣通信技术公司研发中心。这家涵盖5G网络优化、光传输系统的综合服务商,现场演示了"基站信号智能分析系统"等核心技术。技术总监着重强调:"传输网络配置、SDN虚拟化运维等六大核心技能模块,应成为课程体系重构的重点方向。"

【生态构建:打造人才输送快车道】
基于深度调研成果,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即刻启动培养方案迭代:计划在2024版培养方案中增设《通信测试技术实务》《智能网优实战》等3门产教融合课程;推行"学期项目-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三阶贯通培养模式。王娟娟副院长表示:"我们将建立'需求-培养-输送'闭环机制,实现通信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对口就业率大幅度的提升"。

此次调研标志着学院"雇主关系地图"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建立动态需求响应机制,不仅精准锚定通信行业3.0时代的人才能力矩阵,更创新构建了"课程共研-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的范式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