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地区赛组委会秘书长、西北大学董卫军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作题为"学科竞赛驱动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的专题报告。本次活动作为学校"2025数智素质提升工程"重要实践环节,吸引了3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学术研讨气氛热烈。
报告呈现三大核心价值:首先,董教授以计算机设计大赛18年发展历程为脉络,系统构建了"竞赛-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型,通过34个典型案例验证了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显著作用。其次,针对"如何建立长效指导机制"这一关键问题,提出包含目标定位、过程管控、成果转化三个维度的"三维竞赛指导法",特别强调"真实需求驱动、交叉学科融合、迭代优化升级"的选题策略。最后,现场演示自主研发的"竞赛能力评估系统",通过智能诊断实现学生创新潜力的可视化分析。
在互动研讨环节,董教授与师生重点探讨了三个实践命题:一是如何构建"课程实验-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的贯通培养链;二是基于OBE理念的竞赛指导课程开发路径;三是虚拟仿真技术在竞赛训练中的应用场景。计算机学院安主任表示:"这种将竞赛经验转化为教学范式的方法论,为我院新工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照系。"
本次报告会是我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教育理念的深化实践。据教务数据显示,通过系列学术活动开展,本年度学生竞赛参与率同比提升65%,教师指导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18项,标志着学院"教-赛-创"生态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学院将持续推进竞赛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着力打造具有信息学科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