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举办ISW教学技能专题培训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3-28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3月26日下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2-210教室组织开展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教学技能专题培训。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此次研修活动,专职教学督导马生菊副教授基于山东大学ISW研修成果,系统解析BOPPPS教学模型,通过"三阶六维"策略系统提升课堂互动效能,助力课堂教学模式由单向灌输向深度互动转型升级。

本次培训呈现三大教学亮点:首先,马生菊结合《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特性,通过"课堂沉默破解""编程任务驱动""跨学科项目实践"三个典型教学案例,立体化展示BOPPPS模型的实施路径。其二,提出"黄金15分钟"互动法则,倡导在分段式教学中嵌入分组辩论、情境模拟、项目工坊等多元化参与式学习模块,有效实现课堂抬头率提升40%的实证目标。特别是在编程类课程中实施"双主体"教学架构,通过"任务发布-小组攻坚-代码互审"三阶段设计,既提高学生平均成绩12.7个百分点,更培育了工程协作与创新思维能力。其三,强调"教育者即引导者"的理念,要求教师以"成长型思维"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包容性的智慧学习社区。

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特色,马生菊创新性提出"BOPPPS+AI"融合教学模式:在前测环节部署智能学情诊断系统,实现知识点掌握度的精准画像;在参与式学习阶段引入虚拟仿真平台,破解实验设备受限难题;后测环节运用学习分析技术,自动生成个性化提升方案。作为资深教学督导,她建议教师转型为"学习体验设计师",通过"问题链导学-支架式探究-增值性评价"的教学闭环,构建师生智慧共生的教育新生态。

"衡量课堂成效的关键指标应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长。"本次培训通过50余个可迁移的教学策略和18项数字教学工具,为学院构建"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范式提供了实践路径。据统计,参训教师课堂互动设计优良率较培训前提升28.6%,标志着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迈入新阶段。